Saturday, April 12, 2008

重讀《萬曆十五年》

早前購了票,遲些會去看舞台劇「萬曆十五年」,因此近來亦重讀一次原著。去年因工作關係,看了不少明代的資料,然而明代其實一直是我最不認識的朝代。中五以後,我就沒有再唸明代的歷史,進了上庠也是如此,有意無意間避開與明代歷史有關的課。明代是一個既豐富又精彩的時代,但我總是提不起興趣認識,而《萬曆十五年》是在學期間,我唯一一本讀過與明代有關的書;那時是一年級,為應付史法一科的讀書報告功課而讀的。當年選讀《十五年》也不是出於甚麼興趣,只因那時是一年級上學期,教授開出一張書單,著我們從中選一本做讀書報告,一年級上學期甚麼都不懂,眼見本本都是英文書已覺倒胃,再看少量的中文書目又是無本認識……「咦!黃仁宇,好似聽過下wow,又係中文書wow,就《十五年》啦。」其實當時是選錯書,因為書雖好看易明,但做學術書評時很難入手。那時讀的是台灣版本,後來借了給別人,人已遠去,沒有歸還,現在手上的是大陸版;書雖不同,讀著讀著,總有點「撫今追昔」之感,說來離第一次讀這本書也有十多年了。

一本「半學術」的歷史書可以風行二十多年,在「歷史界」真的是一個異數。此書譽之者眾,譭之者亦有。有人指黃氏誤讀李贄思想,有人指本書以論帶史,亦有人指黃氏的大歷史觀不甚了了,更有人認為其大歷史觀只是執司馬遷、布羅代爾的口水尾。這些指責是否屬實,我不懂評說,但我認為那些歷史科老師或教授該給受過中學程度的中國歷史教育的學生讀讀這本書。大部分人讀過《十五年》後的評價(我記得的)一般都會包括:1. 很有趣,像讀小說般;2. 它不以道德標準評價人物;3. 很有啟發性,完全指出中國歷史作為一個學科半死不活,受人揚棄的原因,以及人們對中國歷史 / 歷史的印象。

《十五年》的敘事真的如小說般嗎?我很少看小說,可能是吧;但有趣嗎?的確。首先,作者把很多如果落入專業歷史學者手中處理會變得超悶喪煩的課題寫得平易近人。平易近人是本書成功的地方。這兒所指不是作者遷就讀者程度而把歷史事件及制度simplify(作者當然有如此處理),而是指作者的筆法使讀者能從參與者的角度感受到各種事情或課題對人的影響。如「經筵」一事,作者處理這種制度時,他以其筆觸和平實的分析讓讀者從萬曆的眼中明白經筵為何物,進而體會經筵的沉悶和無聊,再引領讀者進入申時行的思維,領會經筵在當時人心目中的地位。這是「近人」之謂也。「經筵」是皇宮之內眾多煩瑣禮儀制度的其中一項,對一般人甚至非以該方面為專業的歷史學家來說意義不大,但作者就能讓讀者帶點「獵奇」的角度去認識它,而類似的例子在書中其實有不少的。另外,讀者之所以視《十五年》為小說,就是因為作者把萬曆等主角視作有血有肉的人,以文字帶領讀者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從他們的角度觀察事情,聆聽各人的在皇城之下的無奈。讀者漸漸能與這些古人「溝通」,就如「讀小說」般,相信亦因此《十五年》吸引到大量西方普羅讀者的注意(他們可能連明太祖都不知是誰呢)。據說悲劇的戲劇效果比喜劇大,作者就是寫了一個悲劇。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等人無一不是億萬人敬仰的對象,數以十萬計士人的終身奮鬥目標(當然無得做皇帝啦),可是真相是他們都很無奈,各人的都大志未竟,都有不為外人道的悲情。六個人物,六個悲劇,而六個悲劇就是一個皇朝以至民族悲劇收場的「總紀錄」。假如海味風暴的劇情都吸引到百萬人收看,如此盪氣迴場的戲橋沒理由會無人捧場,假如有不少人都係好enjoy刨甚麼周刊看看d藝人點樣仆街折墮,六個人加一個皇朝如何仆街故事,亦應有足夠的娛樂性。問題只在於作者的功力,而黃仁宇是有功力的一位。

為甚麼我們很少(或者至少在中學時期)接觸到從當時人的視角出版來看事物的歷史呢?這關乎人們對《十五年》的第二項評價,即不以道德標準評價人物。其實,與此評價一同出現的常常是一句「想不到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看」。最簡單的回應可以是「你睇得書少姐」,但又的而且確,為甚麼在課室中學來的中國歷史常用道德標準而沒有另一種視角,使人讀本《十五年》就如大鄉里出城般呢?一相信是政治需要(歷史教學同奧運一樣,與政治有密切關係);二是教育需要(教你做個好人ma),如果用作者的logic,這是道德教條凌架一切的殘餘。人們一般以為皇帝控制官僚體制,控制朝廷,作者明確告訴我們皇帝只是一種制度,甚至視之為整個制度的一個配件,至少官僚體制如此看他,亦要求他這樣看自己。官僚用道德教條對皇帝進行教育、勸諫其實是要求他跟隨整部機器的運作原則(道德)來操作,如此做法無可厚非,但問題是這種「文官意志」影響之大不單及於古代皇朝,更控制了近百年的我們對自身歷史的看法。找回會考的記憶,課程對明武宗、明神宗的評價是甚麼?「n年不上朝,怠於政事,昏庸無能」,這些「道德評價」不正是當時文官的觀點嗎?我們不是受老師教導,而是像明神宗般受張居正教導。兩位君主的確不是甚麼黽勉勤政的傢伙,但是我們的教育也不應是滿足於用當時官僚的眼光去看事情吧。再者,假如朝廷如一間公司,甲部門為文官,他們欲以甚麼勤政等原則要求孔部門out of order的皇帝復工,天經地義,但是現在我們以局外人身分了解這間公司的問題時居然用甲部門的原則和視角去研究,並以此為問題之全部,根本是不合理的。這種視角能夠解決的問題是很少的,例如唸書時侯,我心中已問幾十年唔上朝,個國家又運作到概?作者給出了一個用道德評價不能給予的合理解釋。一個以數百年前的「文官意志」觀察事物的學科,怎會被人認同呢?

最後,從中學生到林煥光,以至商界人士都覺得《十五年》具啟發性。言下之意就是,作者成功地把萬曆及其官僚的故事提練成一個多樣的資源庫,人人可以從中各取所需。從個人賢愚出發的歷史往往都是廢話居多,又不能切中事情的問題核心,簡言之是既說教又唔多等使。即如萬曆皇帝唔上朝,好懶,那麼天天「七十一」又是否可以改變一個社會或政權的衰落呢?作者把明皇朝的問題展示成任何團體都可能出現的問題;書的最後這樣寫,「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侯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最後的結果,都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萬曆丁亥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單是這段文字就已經好使好用

稍加改動,即成「2008年,xx公司成立n年,表面上仍有不俗的盈利,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公司已經走到了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侯老細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行政總裁的獨裁或者調和……最後都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2008年是xx公司歷史的一部失敗總記錄。」相信這是不少打工仔對受顧公司的觀感。

又或者
「xxxx年,香港的中史課程已用了n年,表面上仍有不少人修讀,無事可記,實際上這個課程已經走到了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侯教署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老師的獨裁或者調和……最後都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xxxx年是香港中史課程的一部失敗總記錄。」的確,《十五年》成功的原因,就是我們歷史教育失敗的理由。

2 comments:

Gizmo said...

NICE Blog :)

梁巔巔 said...

《萬曆十五年》, ..... 好鬼悶....

但佢另一本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幾好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