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09, 2010

重遇Linda

近來太忙,有些事想記但無暇記,但此事應寫一筆。

如果無記錯,大約是十年前,於大學書店看到這本書,好生好奇,因為這樣的封面,「何解叫’Linda?’呢?」「哦,原來係Lianda。甚麼是Lianda呢?………聯大?西南聯大!」我當時間「超級大學」題應是沒有甚麼英文學術專著,具份量的中文專書亦應不多。翻翻內容,好似幾充實,但太貴了。於是放下,之後在辰衝見過一次半次,但都是翻翻就放下。此後,我有我忙碌,佢有佢昂貴……

幾天前,在樂文書店見到一本《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我原本不以為意,但在書脊上有「饒佳榮譯」四字,「有外文寫西南聯大嗎?」「莫非就是LINDA?」原來是真的,這就是Israel johnLianda :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的中譯本。但是,我有經驗了,近年不少台灣譯本或著作出了後,隔年就有大陸版,余英時的《朱熹的歷史世界》、高彥頤的《纏足》就是一例,不要衝動,荷包要緊呀!還是拿起翻翻,作者易社強(Mr.以色列的中文名)在序中說多年來內地不斷有人請求替他翻譯這本書,他說歡迎,但要譯者中英俱佳,以確保譯本質素,而且「譯稿需完全忠實原文,不得因為政治審查而有任何刪節」。前者不難找,後者就……


後來,他發現國內出版社真的要作「修改」,這位對聯大師生特別是視死如歸的聞一多抱着無比敬意的先生亦只好把譯事作罷。然後,他寫出內地的「審查制度」如何使人氣餒無奈,現原文引錄:

我曾認為這種哪些書可以出版、哪些書不能出版的審查是「上面」的條文(小弟按:我都以為係這樣的)。出乎意料的是,事實剛好相反:由於事先並不清楚甚麼書能通過審查,出版社得承擔編輯、印刷圖書的昂貴代價,可是只要有一個字不能通過,出版社就拿不到ISBN,該書就不可能發行和銷售。

這種迫使「下面」進行自我審查的做法,比來自「上面」的審查更厲害。編輯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剔除任何可能招惹麻煩的文字。這種體制獎勵投機取巧、滑頭滑腦、如履薄冰、戰戰競競的編輯,懲罰光明正大、坦蕩直言的編輯。這種體制使領導層和國民不可能就新思想暢所欲言,而這些新思想恰恰是政治和社會進步的推動力。

又何解有中譯本呢?原來內地有個有心人,饒佳榮是也,得知這本書後,就找來個影印本翻譯過來,先生看過稿件亦覺滿意,但審查方面怎辦呢?他們決定在台灣或香港(當權者卻不視此為值得珍惜的地方)找出版社,最後找來台灣「傳記文學」出版……翻至這兒,我知在可見的未來這本書只有台版了。

翻閱了少少,譯筆很不錯,可能比台灣本土的譯者水準還要高。近年中國大陸的譯著極多,但是良莠不齊,正確點說是莠就很多,良的就不知有幾多,在網上打入一些譯著書名,間中會有有心人打出一篇長長的「譯評」,指出一連串錯誤。講真,這些書的小問題我就無能力發現,但大問題就很困擾:點解睇譯我會睇唔明,點解我要拿住本英文書幫我睇譯本,最後我索性睇原文,誰知又明又快,吹漲!既不順,又不達,雅亦不消提的譯本真係等內地騙子一樣多。但是,這本《西南聯大》是例外,文字通順活潑。

書中記了一個西南聯大的學者,幾有趣,例如:有個歷史學者叫皮名舉,他是名經學家皮錫瑞的後人,師從外交史大家William Langer,背景很強。此人的特色是把口完全唔收,由共產主義到基督教都插。今天讀來,幾有趣,引錄如下:

他告訴學生,活字印刷的發明非常重要,因為它使人們可以把「God」變成「Dog」把「Dog」變成「God」。如果有學生想弄明白凱撒大帝獨霸府邸的企圖,他會建議他們去觀察他們的校長。他聲稱「如果你懂得梅貽琦,就能懂得凱撤」……他對對獨腿教務長潘光旦冷酷的挖苦……「上帝使盲人復明,使體弱者恢復健康,而潘光旦信奉基督這麼多年,還是三條腿(一條真腿,一條木製義肢,和一根拐杖)

何其刻薄!……中國人應該忘記了自己的國土上曾經有過一點點自由。原來網上亦有人轉錄這一段,並追記指這位先生一直在中國,把口就是改不了,在鳴放運動中,他真的以其大咀大鳴大放……最後被打擊,在老病交迫下離世。

這本書頗貴,樂文八折都要128。但我想到我家附近食肆睇世界盃最低消費是六十幾,即係睇一場食之無味的季軍戰和一場想起都無mood的冠軍賽都要用120幾……那麼我當自己睇了兩場波,拿着書,「用EPS,唔該。」

5 comments:

梁巔巔 said...

謝過介紹.

下個星期一去買.

樂遊 said...

我係九龍樂文見到的

今天上過去,居然賣晒......雖然佢可能只係入三、四本.....但係這類學術書好少去書這麼快的

梁巔巔 said...

我諗住去三聯同商務. 如果冇, 會試吓叫佢哋幫我訂.

新鮮人 said...

要唔要打去樂文問問先去好噃!

新鮮人 said...

把口咁"賤"但又咁"到位",
要去領教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