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02, 2005

讀完才死得的最低限度書目

張之洞、胡適、梁啟超、顧頡剛、北大清華以至大小院校學者教授的course outline都開出過不同的書目(現在多叫參考書目/推薦書目)。每次看見這些書目,我都感到汗顏(麥兜頭上的那滴汗),自己在它們面前就只是一個懂得用速成打中文字的文盲而已。
時代真的不同了,有個教授上課時說「胡適的國學基礎不是太好,他讀古書不多(我們一眾小子立刻面面相覷,他續道)但要記住他那一輩人少極都多過我和你們。」我聽後立刻心中發毛,你還算是讀得少,我們豈不...........
看見其他blogger寫了不少死前必睇書目,心想吾人讀書也應有點目標和方向,所以也為自己定下書目。可是生死有誰知,加上我比較貪心,所以我名之為「讀完才死得最低限度書目」。一日唔讀書一日都可以長命百壽,哈!

1. 馬克思 《資本論》讀齊三巨冊,拒讀abridged......對,我是左仔
2. Edward Gibbon 《The fall of Roman Empire》讀abridged好了
3. John Rawls 《The Theory of Justice》《the Law of People》and others
4. 布羅代爾《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及《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5. 司馬光《資治通鑑》拒絕譯本,讀中華點校本,現在緩緩地喪啃中
6. 沙特《存在與虛無》唔讀好似對唔住自己個blog
7. 馬基維利《The Prince》(認真地重讀)《李維史論》《The art of war》《the history of florence》
8. 卡夫卡的小說全集,卡謬《瘟疫》《反叛》《墮落》
9. 《紅樓夢》、《三國演義》在中四時讀後者至第六十回就丟低了,遺憾。
10. 《1984》(重讀)、《the Brave New World》、《We》
11. 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罪與罰》《地下室手記》對他的作品一直都有興趣,欽點這三本皆因它們都在我的後宮(書櫃)。
12. 黃仁宇及余英時全集
13.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寒柳堂集》《金明館叢稿初編,二篇》《柳如是別傳》
14. Hayek《the Road to Serfdom》(認真重讀)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Adams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 Robert Nor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左仔也要知「右」
15. Alexis de Tocquevile 《Democracy in America》誓要征服non-abridged version
16. 《可蘭經》《聖經》世間多少紛爭是借此二教之名而起,不研究研究它們的經典,豈能說知道世事,怎能披上「偽知識分子」的華服到處吹水撞騙。
17. ..................................太多太多....一生都寫不完,怎能讀完呢?

生有涯,知無涯,由它吧!我對文學/文藝作品一向不太感興趣,但寫後發現書目中竟有不少文學作品......這是文學的力量嗎?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好"重"的書目...以上還真只有文學作品(或沾上文學作品的存在主義什麼的)有讀過。

"對,我是左仔", 愣了一下。這是種"情懷"的意思吧?! "左", 好像沒有路途實踐了。左仔讀《1984》, 會不會又有些無奈 and/or 悲憤呢?

多事問問, 既然有卡謬, 怎麼沒有《異鄉人》?

祝墾《資治通鑑》愉快! :-)

Anonymous said...

係wow...《異鄉人》看過...但也應重讀
唉....左仔當然不是民建聯之流啦....正如你說是一種情懷...左傾而已

Anonymous said...

萬壽無疆吧...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