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5, 2007
後現代中國的姨媽
今天的眼很倦,因為我坐在戲院頭兩行看「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但還是值得的。詩琴高娃演技的精湛,劇情對現在大陸的種種黑暗面描寫的深刻都不必多說。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全戲表現出文革時的一代人始終走不出文革給他們的命運。
有一個鏡頭,拍攝了姨媽家中有一幅畫,如果無記錯,該畫是「毛澤東去安源」,乃文革時期非常重要的宣傳品。畫是描繪在北伐及國民黨清共後與及毛氏率眾進駐開崗山前之間的一段時期,身為中共中央委員的毛澤東,前往江西安源,以策動當地工人反對國民黨統治云云。據說這畫的每個細節都有周詳的考慮「為了突出主題,作者在構圖上把毛澤東的形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在動態處理上,讓毛澤東的每一個微小動作都有一定的含義:稍稍揚起的頭和稍稍扭轉的頸部,表現毛澤東不畏艱險、不畏強暴、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精神;緊握的左手,表現毛澤東爭取解放全國人民的雄心壯志和必勝信念;右手挾一把雨傘,說明毛澤東風里來,雨里去,為革命不辭辛苦的工作作風……」
一個宣傳,就是姨媽的故事
姨媽懂戲曲表演、通有「品位」的英式英文、功書畫、詩詞歌賦也懂一點、上過大學,這樣的條件,不要說是六七十年代的大陸,即使放在今天的香港也絕不失禮(我們會稱之曰通識多元技能)。可惜,黨不容她單單做一個知識青年,還要她當一個「安源毛澤東」的知識青年,她被送到與勞動工人一起生活。姨媽與一個工人弄了一個女兒。可是,一個「允文允舞」的知青怎甘心於每天對著黑黑的工廠。江山一片紅的理想就如她的通紅泳衣般會褪色,因此她要到上海。
經歷了開放改革,姨媽得不到很多好處,我們所見的是戲沒得演,標準英文被人嫌out,她與庸俗的社會格格不入。安源毛澤東的畫在姨媽的家中,似乎散發出一點「安源精神」電波影響姨媽:她孤獨而壓抑,只知要鳴不平,救貧苦,那句「為人民服務」似乎在姨媽的耳邊不斷呢喃著;內心卻妒忌水太、寂寞,更重要的是改變現狀的願望從來沒有變(以前為了改變生活而離開女兒,老了以為投資墓地會賺錢而心花怒放) 。後來,遇到周潤發,她似是朽木逢春,明明白白地放棄黨的「教導」,高呼給她賺大錢的法門就是最大的愛,最可惜一切都很短暫。她最後向周說:「我若是十七、八, 還能掙回來; 但我這把年紀了, 你這是絕我的路呀!」年少時她曾經拋下一切,想掙一些甚麼,但命運似乎要她一無所有。
錢沒有了,人幫不了;她解放不了自己,也解放不了人,個人的願望和黨的教導失落於瞬息,她迷失……跌了一跤使她被逼回東北,再次「下鄉」回到勞動人民處,最終走不出當年黨給她安排的命運。東北的戲份中,姨媽已不用說任何對白(除了對兒甥的兩句),人變得更寂寞和頹唐,始終不是安源毛澤東的年紀了。最後,姨媽在寒風中似乎認清命運的無奈,木無表情吃著雪白的大餅,就如蘇武牧羊食雪般,分別只是後者還有一點「氣節」作為價值後盾。
戲院的另一邊廂放映荷里活片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說打拚,說爭取,人家擁有的總是可實現的願望,對照之下中國變成了圍城。的確,在文革等運動的陰影下,即使是繁榮的上海也不能是尋夢地,歐美才是有happiness的地方,人人都想往外走,留下的不論是十六七歲,還是幾十歲,都只能靜靜地緬懷「安源毛澤東」的虛偽。
1 comment:
毛澤東自鬥嬴博古得勢後, 到1949, 再至中後期, 如他自己說, 是三分猴氣七分虎氣. 但到其晚年, 小弟就覺得他倒似一副驢貌.
奇怪~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