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一天分了好幾回寫,所以不太連貫,質量應比其他更差。
昨天「民政事務局即本月起展開新一輪文物建築保護政策諮詢,特別加入『集體記憶』元素,諮詢公眾如何擴闊現時評定文物建築的準則。」又說「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昨日在記者會上強調,政府留意到近期市民對文物保護的熱烈關注及討論,尤其是對集體記憶的情懷,特首亦深受感動,故囑咐局方就此展開公眾諮詢,全面探討和研究香港有哪些建築物具有足夠的保護價值。何志平說:『保護文物建築不應局限於建築物的歷史和建築特色,一些與建築物並存的集體記憶也應受到保護,因為它們見證了香港市民曾經體驗的生活方式、文化、社會活動,以及共同經歷過的歷史事件等。』
看著肥平的可愛樣子,我只想到「蠢」和「聰明」兩個詞。
首先,「特首亦深受感動,故囑咐局方就此展開公眾諮詢」一語是不應說的,因為他泄露了特區政治的封建本質─此一重大國家機密。
士子聚哭天星碼頭,此等刁民可知天星碼頭坐落中環─皇城之所在。天子腳下,首善之區,豈容腐儒哭鬧,非議強政。然而,主上仁聖寬厚,愛民如子,不忍見無知士子捱凍餓保廢物;明乎法雖不容,情卻可憫,亦不欲再受哭聲驚擾,遂下旨責成各部衙門,想方設法,安撫愚民一時之激憤,並制長遠之策,杜絕悠悠之口。好一個「回到清朝」的特區;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謝主隆恩。好野!
其次,加入「集體回憶」元素到評定文物建築準則也是一句很蠢的話。「集體回憶」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學習」和「溝通」累積得來的過程(我覺得應有點像「想像的共同體」般)。更重要的是不易發現。就如天星碼頭的「集體回憶」一直都無人發現的,由高官到市民都沒有。直到有一天,要拆了,全人類才「回憶發現」。這就如身分認同一樣,香港人不會開口埋口都說甚麼「心繫家國」「我是中國人」,直到有「六四」之類的事情發生,香港人才會「身分發現」。
我以前唸的中學位於何文田,因此(舊)何文田村的種種都有我,以至附近幾間中學,幾代師、生、校工的「集體回憶」。當(舊)何文田村仍在的時候,除了覺得那些食肆不太衛生外,我們不會有甚麼感覺。後來,全拆了,曾渡過七年光陰的地方變得空洞洞,路過時心有戚戚。我此時才明白甚麼是「集體回憶」。「集體回憶」很多時是某些物件透過時間給予人的,未必是人所能判然地把握的東西。「集體回憶」是存在,但很難被確切發現,而且可能會人言人殊,更難用預定的標準去介定。換言之,假如真的要考慮所謂的「集體回憶」,是先要研究其形成的過程,才去研究其「內容」。高官現在未知事由,就要知其果,再試圖以官僚操作的條文定義多變的感性情緒。傳統的官僚作風,沒有新意,但希望他能成功吧!
三是如前所述,此策是為了安撫一時的民心,所以明顯地只就「天星民意」出發。政府處理「民意」的方法大抵依照殖民時代的老規矩─「諮詢」與「吸納政治」。此二法並無不妥,不妥的是政府真的以為單用這兩件法寶就天下太平。剛說過「集體回憶」可以是人言人殊,就如英皇書院是附近居民和該校師生校友的「集體回憶」,對我來說只是一幢值我保存的美麗建築而已。現在政府希望以「諮詢」與「吸納」定出「集體回憶」的標準,最後會得出多少個標準呢?結果可能是「公眾未有共識」告終。怎辦?既然沒有共識,又諮詢了,就不用理會繼續拆吧。做了很多事,但不一定有讓人滿意的結果。
考慮「天星民意」,加入「集體回憶」到「古物諮詢」就意味著政府沒有對本土文化發展痕跡的保護作任何承擔。鄧氏宗祠能給絕大部分港人有集體回憶嗎?相信不能,但它重要的古跡;天星碼頭說得上是古物嗎?我有保留,但是中環價值、維港的Landmark、是本港社運的起點、交通發展的標記……是香港本土文化發展和身份建構的一部分,是「集體回憶」。古物不一定有很強的集體回憶元素,有集體回憶元素的建築卻不一定是古物!兩者混而為一理由又是甚麼?懶或者是一個答案。
昨天已有人指出單保留建築是沒有意義,而是保留社區及其特色。問題是這些「有特色」的社區即意味著陳舊、破落,如深水步不少是又舊又殘,有誰願意居於其中?換言之,政府要想的不是保留的問題,而是保育的問題(近年這個詞語用濫了)。我們也不想因為保留甚麼古董、欣賞甚麼甚麼特色建築物的原故,而要人們繼續住無屎渠的危樓吧!另外,社區和樓宇之所以還有「特色」的原因是那兒未被地產商攻陷,政府有「抵抗」的準備嗎?
政府的蠢態,歸根結柢是她從沒想過真正的「獅子山下」應該是怎麼樣的?官員有口唱,卻沒有用眼望……….你說要「集體回憶」嗎?我給你好了,因為我要「民意」。假如政府真的想了解「獅子山下」的風光和未來應有的圖象,就應把舊區保育和發展(不是重建)納入文化、社區發展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它看成「古跡」。
加入「集體回憶」元素來考慮「古物」保育是聰明的。諮詢是雙刃劍,一是收集民意,二是杜絕異見─「問左啦,嘈咩春」。既然潮流興「集體回憶」,我們就諮詢吧;這一期沈博士多說話講,又找他入會吧!總之,力求「搞好」表面功夫,做場床上戲,滿足一時的集體需要。演技生硬不要緊、態度敷衍不要緊,最緊要是阿公見我務實地「做左野」,最緊要是未諮詢完就連任,到時又是另一種說法!
最後,單一的建築保留,社區立刻被地產商攻破………希望這只是小人之心的構想。
3 comments:
肥何, 擦鞋攀龍附鳳佢就識, 允諗佢條友連整眼都唔曉~
"最後,單一的建築保留,社區立刻被地產商攻破………希望這只是小人之心的構想。"
擺明.
可幸, 他們還懂得帶番副面具....
最後, 我個人願意交多一點稅去保留值得保留的建築物, 但, DKLM, 唔該政做 o野先~
我只是覺得「集體回憶」四隻字一時間都被說濫了。說評定古物時加入「集體回憶」的元素,我倒時不知他們到底在說甚麼。
到底「集體回憶」四隻字是甚麼?是我不夠留意時事,還是大家由始至終都只是喊喊這四隻字作口號,根本沒有討論過?
整件事由始至終都是如此的令人費解。政府倒也是懂得做戲……
肥平懂的只是拋terms囉
有時間看看我在去年7月寫的,致肥局長:小我與集體記憶
http://bigbirdeye.blogspot.com/2006_07_01_bigbirdeye_archive.html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