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現在通常只在清明重陽才去掃墓,但是小時候掃墓是久不久就會進行的活動。那時家母總喜歡大時大節,年三十、冬至前後、暑假的某一天等等帶我去掃墓。說我涼薄,我不否認,話我不孝,我也不反對,雖然自幼薰陶,自小就真的覺得掃墓真的蠻無聊。
小時候看著大人對著一塊有相片的「巨石」呢喃,我已想她 / 他不是死了嗎?老遠來到這兒看著巨石,自言自語,搞甚麼?後來聽見甚麼「慎終追遠」,慎終還理解;「追遠」…….對一個沒有甚麼親戚,連祖父母姓名都不知的人,很難有甚麼「追遠之情」。即使那是讓我敬愛的親人,為甚麼要特意前來才叫像樣呢?這種看法直至今天沒有大改變。
前年曾獨自到姨母處掃墓,由於並非春秋二祭,墳場很靜……….很好(這樣靜的地方真的很少有),開始較認真地想掃墓的原因。看著墓碑,回想我把她的骨灰放進墓的情景………為甚麼人是這樣無聊?中國人常說骨灰這類東西是「陰」「不祥」之類之類,不應放在家中;於是我們放它在老遠的山墳。然後,要每年來看看它,看它的時候我們要說成是「探望」一般,所以帶祭品、帶花束,不說以為是拜年或情人節之類。人已去,成飛灰,還要甚麼「探望」嗎?為甚麼人要把先人剩下的點點用石屎困住,然後要「他們」等候你們的「探訪」?還是掃墓只是「再訪」自己的回憶,可是為了生人要「慎終追遠」,就要先人放在固定的位置,這是多怪的行為。
曾與一同事討論這問題,我說現代人的一生都是「反自然」的,其實死後放到大海或隨意的埋在山邊或是最好,至少人最終都可重歸自然。他說得很好「如果有天堂地獄,死後就會去那兒,保留那些骨灰做甚麼;又或者死後是甚麼都沒有。如是,為甚麼要葬禮,葬甚麼?無聊!」
(二)
其實,讀過當年文學課文的一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和一點歷史都會體味到人生和「名」的虛幻。我們為普通人建墓立碑,一年祭祀數次;但是,十年、數十年、數百年這個墓終有一日沒有人再來看望,最後變得荒蕪。將死者以為入土為安是安穩,有人掃墓,有人記念……未亡者希望安頓至親,為自己留下追憶的地方,所爭的只是歷史中的百年,數十年。人生時為安頓,要上進、要買樓、要很多東西,死後也要尋安頓,想來真的很累!
我們把名字相片放在碑上,希望讓人知道世上曾有這麼的一個人。一部二十五史、一部通鑑有多少姓名,當中又有多少是為今人所認識?在生不為所知,身後卻「暴得大名」者很多,但在身時赫赫有名,身後無人問者更多。這些道理,人人都知,但我們更愛「只爭朝夕」。因此,社會出現了把地方以人命名和捐錢留名。以人名作為地方名對香港人來說應不陌生;捐錢留名更是越來越「興旺」。某大學有這樣的措施:校友捐出若干,可以把名字刻在圖書館的藏書的靡頁上(大概如此);也有大學把捐錢者的名字刻在禮堂座位或牆壁的磚,當然如果更有錢,可以弄個xxx樓、LLL醫學院。每次看見一些YYY會XXX夫人zzz紀念中學,我都會想「這是咩水?有錢就要紀念你?」港大有個Henry Fok Professor in Infectious Diseases,今天人人都把這個Henry掛在口邊,數十年後又有誰記得、普林斯頓大學的東亞研究系有個Gordon Wu Professor of Chinese Studies,誰是哥頓,一時間都未必人人懂得。
哥倫比亞大學的東亞研究系有個丁龍漢學講座(Dean Lung Professor),誰是丁龍?我原本以為這講席是為紀念一個「肺人」院長,原來猜錯了。其緣起,李歐梵和錢穆都有談過(網上也多有流傳),兩者有異,但大體相同,現取前者版本:
十九世紀末美國紐約有某大富翁,雇華僕一人,名丁龍。數年後將之辭退,但該翁居室不慎失火,翁倖免於難。丁龍聞訊後即自動返來侍候在側,翁不勝感動,因問曰:「我早將你辭退,為何自願重返?」丁龍答曰:「家父早有明訓,親鄰有難,必助之。」翁聽後又問:「令尊是否讀過孔孟聖賢書,有以教之?」龍答曰:「家父乃草莽農夫,不識字。」翁繼問曰:「令祖父必讀過書?」龍又道:「吾家世代皆未讀過書,非書香子弟。」翁聞後驚嘆不止。
丁龍在富翁處又工作多年,辛勞致病而死,死前對翁曰:「余多年來所獲薪金未嘗多用,悉數積存於此,有一萬餘元之譜,不如奉還。」翁大慟,遂又捐贈十餘萬美金,加原數總共約廿萬美元,在哥倫比亞大學設立「丁龍漢學講座」,以資紀念這位目不識丁,但積中國倫理道德於一身的華工。
人總好「名」,但面是別人俾,所以真心的敬重也不是甚麼百億,把一學院化成自己的墓碑可以換來的。
想著墳場的墓碑上的名字、想著過去活過的人、想著那些xyz樓……生存真的很累人,死後還要留名?人,真的要看開一點。
3 comments:
中國人, 好鍾意立紀功碑, 但往往, 有很多只係可笑的虛假宣揚.
另, 另一種立名係政界人士上場後, 每每會起 oD o野 o黎為自己建功碑. 如老毛拆 Q 晒北京內城起天安門廣場; 龜江攪大壩, ?北京起 o個幾座樣衰到 mo 人有 o既奧運建築物; 擦鞋曾起新政府總部, etc.
And, 又看看.... 如理工, 呢度一座 XXX 樓, o個度一樣 XXX 樓, 隔 o黎又一座 XXX樓, 密到 o丫! 又 mo taste 可言. 好似求 X 其有 $ 起個用自己名命名就 ok, 真係.... 最好笑係連 oD植物都有 XXX 呀!
呀哈哈哈哈哈哈~ 班所謂有 $ 佬, 名人真係 o丫~
哥倫比亞大學的東亞研究系有個丁龍漢學講座(Dean Lung Professor),
a touching story. is it true?
kineyi:假如在google打「丁龍漢學講座」會有一堆相類的故事。李歐梵說他是從劉遵義聽回來的,文載於06年年頭的生果報。也有人說錢穆的《八十憶雙親 / 師友雜憶》有提及丁龍之事(我沒有查正是否屬實)。
版本有小異,但基本相同。李氏記述,文筆感人。
亦有一說大學本欲以捐款美國人名字作講席名,但美國人堅持要以丁龍命名。
事見http://59.120.37.70/bbs/list.asp?unid=235
無論是真是假,最重要是李歐梵文章最後一句「如果丁龍的故事由我編劇拍成電影,我也會在片頭或片尾加上一句:『據我所知,丁龍在美國和中國都沒有後代 。』」....唉!
Post a Comment